管理世界

MANAGEMENT WORLD

本刊专稿

  • 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探讨

    周树华;张正洋;张艺华;

    生鲜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是促进农产品流通的"牛鼻子"。通过改革生鲜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的信息流来改善物流和现金流,实现生鲜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的综合价值最优,是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依托连锁企业的ERP信息系统,集成VRM平台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建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信息管理体系,将生鲜农产品的生产、流通、销售全过程的基础信息、特征信息、业务操作过程和安全质量及可追溯信息纳入集成的信息系统管理中,促进连锁超市发掘第二利润源。

    2011年03期 No.210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下载次数:86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6 ] |[阅读次数:3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 扩张性货币政策下的产出超调、消费抑制和通货膨胀惯性

    王君斌;郭新强;蔡建波;

    本文基于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讨论了货币政策冲击对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和传导机制。首先,基于中国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得到产出、消费和通货膨胀对扩张性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产出呈驼峰型增长后,经历倒驼峰形态的"超调"过程,具有很强的产出持续性;消费温和下降,呈倒驼峰缓慢回到稳态,呈现较强的消费平滑性;通货膨胀率上升,表现出很强的通货膨胀惯性,但在中远期会出现通货紧缩。然后,模拟了一个基于工资刚性的动态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发现该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上述3个经验事实;同时表明:在投资效率底下、产能严重过剩的经济条件下,扩张性货币供给冲击在短期内迅速增加产出的同时,倾向于抑制消费、提高通货膨胀率,因此需要配合其他经济政策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如财政政策、分配政策等。

    2011年03期 No.210 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2K]
    [下载次数:4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7 ] |[阅读次数:5 ]
  • 技术扩散、内生技术转化与中国经济波动——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徐舒;左萌;姜凌;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理论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内生R&D投入与技术转化模型,以研究技术扩散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我国1989~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模型进行的校准与数值模拟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现实经济波动,能解释现实数据中83.3%的经济波动。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技术扩散冲击通过企业R&D投入的内生技术转化,在模型中能解释29.32%的相对经济波动。同时,相对于中性技术冲击而言,技术扩散冲击在长期中使产出和技术存量处在更高的均衡水平上。上述证据表明,技术扩散和R&D投入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2011年03期 No.210 22-31+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6K]
    [下载次数:57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9 ] |[阅读次数:3 ]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论坛

  • 中国是否遭遇了歧视性反倾销?——兼与其他出口国的比较

    鲍晓华;

    本文对全球对华反倾销诉讼在宏观经济因素、报复性因素和制度因素方面的动因进行了整体检验,试图通过与其他出口国遭遇反倾销动因的对比,判断中国出口是否遭遇了歧视性反倾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组检验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国通常基于不利的经济形势或者对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提出更多的反倾销诉讼,但是全球对华反倾销增长并未表现出和其他出口国类似的规律性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反倾销几乎不考虑各类经济因素,也并非对中国之前反倾销行为的直接报复,均具有相当的主观任意性和歧视性。从影响国际反倾销的制度性因素来看,发达国家倾向于在贸易伙伴国报复能力较弱的时候发起更多的反倾销诉讼,其对华反倾销相比发展中国家更具歧视性。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有效遏制针对中国出口歧视性反倾销的政策建议。

    2011年03期 No.210 3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3K]
    [下载次数:42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6 ] |[阅读次数:2 ]
  • 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机理与实证研究

    陈晓华;黄先海;刘慧;

    本文通过将Long(2001)的两部门模型拓展为三部门模型,构建了一个分析出口技术结构演进机制的新框架,并运用经适当修正的Hausmann(2005)模型对2002~2008年中国各省级区域出口技术结构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之上,从国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近几年,中国出口技术结构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并没有Rodrik(2006)等人测度的那么高。(2)中国出口技术结构较高的省份都位于东部地区,虽然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技术结构差异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未出现"两极分化"。(3)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与普通发展中国家并不相同,国家和地区层面演进的根本动力是国内物质资本存量的递增,但物质资本边际效用的区际递减现象明显。(4)中西部地区资本生产性部门非熟练劳动力过多与东部出口价格过低分别导致了中西部熟练劳动力和东部非熟练劳动力对当地出口技术结构呈负效应。

    2011年03期 No.210 4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56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8 ] |[阅读次数:2 ]

中国就业·分配论坛

  •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基于市场化进程中城乡劳动力分工视角的研究

    沈坤荣;余吉祥;

    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在市场化改革、经济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也是其区别于国际移民最为重要的特征。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农村移民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需要考虑市场化改革的作用。本文提出假说认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为统筹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条件,城镇居民可以通过与农村移民的分工而获得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额外收益。但是,仍然存在的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会阻碍这种作用的发挥。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移民可以对城镇居民的收入产生正向影响,但这严重依赖于市场化的进程。本文结论的政策性含义在于,要发挥农村劳动力流动在促进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中的作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打破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非常重要。

    2011年03期 No.210 58-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66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4 ] |[阅读次数:3 ]

中国农村发展论坛

  • 中国农村社会稳定状况及其特征:基于100村1765户的调查分析

    温铁军;郎晓娟;郑风田;

    本研究试图通过一个基于全国不同地区村庄的大规模抽样调查,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总体社会稳定状况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关注在以往的研究中"缺失"的那部分群体,描绘那些可能存在的冲突隐患,结果发现: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农村社会还处在一种稳定状态,发生冲突的比重较低,且大多数规模较小、激烈程度不高。但一方面,我国农村地区巨大的人口基数决定,即使比例较低,爆发出冲突的绝对数量也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积累的大量不满情绪得不到纾解,给未来的社会稳定维护造成极大困难;此外,研究发现,当前基层政府在介入冲突或者纠纷解决机制过程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时一些不当的"维稳"措施还可能造成矛盾的激化。因此,改善社会管理方式,关注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对维护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11年03期 No.210 66-76+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8K]
    [下载次数:57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7 ] |[阅读次数:2 ]
  • 征地一定降低农民收入吗:上海7村调查——兼论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与改革

    史清华;晋洪涛;卓建伟;

    对上海7村2281户农民的调查显示,征地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大部分被征地农户收入不降反升。研究发现,失地农民收入的上升源于三方面因素:多元的就业途径避免了失地失业现象,多源的财产收入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多重的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征地并不一定降低农民收入这一现象说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另有根源。分析表明,在现行征地程序安排下,农民不能完全参与征地利益分配过程,充分表达意见,获取土地所有权人应有回报,才是引发失地农民问题的深层根源。因此,未来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赋予农民完全的征地谈判权,实现程序公平。

    2011年03期 No.210 77-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40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3 ] |[阅读次数:2 ]
  • 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因素分析——以广东温氏公司技术管理与内部价格结算为例

    张丽华;林善浪;霍佳震;

    技术创新有助于农业企业获取超额利润,而技术创新成果在转化为利润之前还需要经过推广、实施和回收等技术管理过程。相比制造业企业,"公司+农户"模式中的农业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时面临着农户非员工化、生产开放化所带来的各种困难,阻碍了技术创新转化为利润。对温氏公司的案例研究表明,良好的企业内部价格结算机制在保障农户利益的前提下,能够在技术管理过程中有效防止农户投机性市场交易行为,克服技术管理中的难题,确保企业获取技术创新利润,进而稳固"公司+农户"这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2011年03期 No.210 83-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下载次数:3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2 ] |[阅读次数:2 ]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机理与路径

    董保宝;葛宝山;王侃;

    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分别强调了资源和动态能力对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作用。但资源的静态性并不能保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因此需要对静态的资源进行整合,体现出其动态性的特征。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资源整合过程、动态能力以及竞争优势三者间相互影响机理的研究仅停留在定性研究层面,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本文首次将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整合到一个研究框架下,构建了全新的理论模型,并以结构方程模型对东北地区187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打开了从资源到竞争优势的黑箱,动态能力在企业的外部资源识取过程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而它在企业的资源配用过程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实践意义在于企业应该如何提升其动态能力并以此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2011年03期 No.210 92-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263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43 ] |[阅读次数:5 ]
  • 影响ERP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果模型——上线后的视角

    白海青;毛基业;

    以往研究识别了大量的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但对上线后的应用关注较少,对关键成功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就更少。本文采用ERP系统上线后的视角,通过一个两阶段定性研究探索并构建影响ERP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因果模型。第一阶段以已发表的文章为数据源,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得出48个关键因素;第二阶段进行了两轮焦点小组研究,借鉴软系统方法论归纳出以ERP成功应用、数据质量、持续使用、系统质量、系统—业务对接、维护和支持等6个二阶概念为核心的因果关系模型,并具体化了每个概念的组成。

    2011年03期 No.210 102-11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2K]
    [下载次数:56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2 ] |[阅读次数:2 ]
  • 讲故事 塑品牌:建构和传播故事的品牌叙事理论——基于达芙妮品牌的案例研究

    汪涛;周玲;彭传新;朱晓梅;

    如今,讲故事(storytelling)已经成为营销领域关注的新兴话题之一。叙事被认为是塑造品牌的有效手段,但企业如何通过讲故事来塑造品牌却仍然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以叙事理论为基础,以中国女鞋品牌达芙妮作为样本,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得出了建构和传播故事的品牌叙事理论框架。该框架认为,企业如果要成功地通过叙事塑造品牌,必须从两方面努力:(1)为品牌创造一个具有积极主题,内容包含真实、情感、共识和承诺四大要素的品牌故事;(2)采用合理的叙事结构,围绕"一个核心"的品牌主张,整合多种多样的途径、方式和渠道,对不同消费群体传播不同的品牌故事。

    2011年03期 No.210 11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8K]
    [下载次数:157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7 ] |[阅读次数:4 ]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 市场化进程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

    姜付秀;黄继承;

    本文以沪深证券市场1999~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和实际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两个方面,考察市场化程度及其变化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越高,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越快,且从市场化进程的动态角度来看,市场化程度提高的越快,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也越快。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资本结构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程度会越低,而且从动态角度看,市场化程度提高的越快,资本结构偏离目标的程度也越低。区分企业性质和负债水平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市场化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之间的上述关系不受企业性质的影响;但在不同的负债水平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过度负债的情况下,该关系更稳健地显著存在。

    2011年03期 No.210 124-134+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177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50 ] |[阅读次数:2 ]
  • 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之履行——基于汶川地震捐款的实证研究

    徐莉萍;辛宇;祝继高;

    以我国上市公司在汶川地震捐赠中的表现为分析对象,本文重点考察了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捐赠行为的影响,以及其与股权性质、行业竞争程度和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之间对捐赠影响的互动关系。将捐赠样本和非捐赠样本合在一起的回归分析发现,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的捐赠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说明来自舆论的可能压力明显地提高了上市公司的捐赠可能性;考虑到公关、广告、声誉等经济动机,这种影响在非国有产权控股以及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加显著;同时,媒体关注还会显著地降低国有产权控股以及行业垄断程度对捐赠的负向影响。这些结果表明,媒体在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着显著的正面作用。但是,针对捐赠样本的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关于媒体的各类显著影响都不再存在,可见,媒体关注的影响效果仅限定在上市公司是否捐赠这一决策层面,对于公司决定捐赠后的捐赠水平高低并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我国上市公司在确定实际的捐赠水平时不能科学决策、对有关影响因素和社会预期考虑不足有关。

    2011年03期 No.210 135-143+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130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1 ] |[阅读次数:3 ]
  • 投票权制度改进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姚颐;刘志远;

    在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大股东的意志完全主导了股东大会,而小股东意志对公司决策变得毫无意义,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大股东通过掠夺小股东利益的方式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那么投票权如何配置才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呢?本文以2002~2005年,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中赋予外部股东超额投票权的分类表决制为研究背景,发现分类表决制可以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尤其是基金持股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利用分类表决制可以解决财务学中的"再融资之谜"。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现有股权结构下如何更为合理地配置股东权利提供了新思路。

    2011年03期 No.210 144-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2K]
    [下载次数:3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3 ]

理论述评

  • 理论“借鉴”:意味着什么以及何时适用于管理学界?

    Steven W.Floyd;苗莉;

    跨学科研究在管理学理论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这种研究方法对管理学科的理论建构以及管理学科的合法性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期发表的3篇译文是2009年发表于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第46卷第6期的一个有关在管理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的专题讨论,第一篇短文是编辑对该专题的简要说明,另外两篇论文是学者们围绕跨学科研究方法对于管理学科发展的意义所进行的针锋相对的讨论,其观点颇具启发性,特编发译文以飨读者。

    2011年03期 No.210 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下载次数:1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最大化组织科学的影响:学科与学术领域交叉处的理论构建

    Shaker A.Zahra;Lance R.Newey;张闯;

    学科与学术领域的交叉处为创造性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机会。本文中,我们提出了在学科交叉处构建理论的3种模式,并强调了这3种模式的优势与不足。我们运用"影响轮(impact wheel)"把3种模式相互联系起来,直观地描述了它们对理论、学术领域、学科、研究者和外部相关者等五大范围的影响。尽管3种模式对这些方面的影响不尽相同,但当在学科交叉处的理论建构可以修订现有学科和学术领域边界,并产生新的学科和学术领域时,其影响最大。这样的理论建构并不常见,并且需要研究者具有挖掘组织科学更多潜能的特定技巧。

    2011年03期 No.210 155-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1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交叉处的理论构建:是扩大影响的秘诀还是一条无果之路?

    Lívia Markóczy;David L.Deeds;苗莉;

    Zahra和Newey(2009)提出了创造性的理论构建工作在管理研究中的重要性,并且认为"跨学科研究"是开展这一工作的最佳途径。但我们认为,管理研究越是沿着"通过跨学科研究来创建新理论"这条路走下去,就越有可能损害另外一个有价值的目标,也就是把管理学科建设成为一个在研究主题及理论和方法上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合法学科领域。我们也不赞成"管理学科应将重点放在发展新理论上"这一隐含假设。

    2011年03期 No.210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1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短论

  •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产生的理论基础与动因

    米璨;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是转轨经济阶段的产物,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一种重要的融资模式,为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筹集资金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出现了规模增长过快、运作不够规范等问题。为有效防范财政金融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必须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规范与管理,兴利除弊。本文分析了投融资平台产生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

    2011年03期 No.210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38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7 ] |[阅读次数:3 ]
  • 反腐败刑事制度的科学构建

    解冰;康均心;

    由于当前人们的思想观念、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制度等与社会转型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甚至在管理机制和法律制度上与之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致使反腐败刑事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方面作用效率受限。本文从刑事制度对腐败行为的打击和预防有效性入手,对新时期反腐败刑事制度进行科学构建。

    2011年03期 No.210 170-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10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 ]
  • 基于DEA方法下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研究

    丁忠明;张琛;

    本文以2009年15家国内外商业银行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实证研究了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在对比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国内和国外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2011年03期 No.210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下载次数:4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3 ] |[阅读次数:5 ]
  • 中国网上银行消费者博弈学习机制研究

    盖建华;潘丽;

    本文以博弈学习方式揭示了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消费者在不具备关于网上银行认知的共同知识时,自身特性和学习过程是如何影响其对网上银行的技术感知的,强调信息传递和使用经验的重要作用,得出有效的消费者培育策略。

    2011年03期 No.210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1K]
    [下载次数:20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4 ]
  • 核电运行评估与在建评估之差异研究

    陈长兵;卢新海;

    为提高核电安全性,核能行业普遍采用了运行评估方法来提高核电厂运行安全业绩水平。本文从核电运行与核电工程建设两类性质不同的管理活动的特点出发,对二者开展评估的组织行为、评价指标、评估过程的区别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基于核电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评估方法,供业内借鉴与参考。

    2011年03期 No.210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道路交通安全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的综合关联分析

    王明霞;

    本文旨在考察道路交通安全与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的关联关系,对有关的评价方法(包括灰色关联分析与统计相关分析)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了灰色关联分析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了将前述两种方法有机结合的综合关联分析算法。文中还给出了灰色关联分析的一个Mat lab程序。对河北省的案例分析表明:上述分析和改进是成功而且有效的。

    2011年03期 No.210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9K]
    [下载次数:1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 ]
  • 羊群行为:隐性交易还是盲目跟风?

    田存志;赵萌;

    传统的LSV方法是对羊群行为的有偏测算,FHW和序贯交易模型的测算结果均显示基金投资具有显著的羊群行为;基金的投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需求跨期反转,整体而言,羊群行为对基金的股票需求跨期反转的贡献高于隐性交易。

    2011年03期 No.210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7K]
    [下载次数:24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6 ] |[阅读次数:2 ]
  • 创业动机的结构分析与理论模型构建

    窦大海;罗瑾琏;

    创业深刻影响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推动创新的关键动力,并在就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创业行为的产生受创业者的动机驱动。根据需求层次理论,构建了受经济需要激励和社会需要激励的二维动机模型;将创业动机研究的系统边界扩大到包括创业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和创业者生命周期,构建了三维复杂模型;建立函数表达,描述创业动机的形成和演化机理,系统分析了创业动机的子系统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2011年03期 No.210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下载次数:4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2 ]
  • 基于会计监管的中国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实证研究

    郑春美;李文耀;

    本文以沪、深两市168家违规公司及配对的168家非违规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从会计监管的视角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独立董事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由于独立董事势单力薄,仅拥有某些象征性职权,独立董事制度的作用有限,需要对独立董事制度的设计和运行机制重新进行审视。

    2011年03期 No.210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2K]
    [下载次数:4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