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MANAGEMENT WORLD

本刊专稿

  • 关于政策咨询研究工作的思考

    李伟;

    <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作为国务院机构序列的直属事业单位,其根本职能是对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及前瞻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发展中心机构层次和职能属性的定位,决定了对其咨询研究工作质量、水平、作用的高要求。否则,"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徒有虚名,当之有愧。要能实现这种高要求的工作目标,涉及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素质提高、财务支持、科研课题管理等诸多方面,本文仅从实际工作感受的几个侧面作些探讨。

    2011年01期 No.208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10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2 ]

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 发展战略、休克疗法与经济转型

    徐朝阳;林毅夫;

    本文构筑了一个两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实施"休克疗法"转型后产量大幅下降以及产业结构深度重组的现象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解释。在转型前,政府采用扭曲性政策扶持重工业部门,新上台的政府试图采用"休克疗法"尽快取消这些扭曲性政策。结果是,失去政策扶持的重工业部门回报率下降,可流动的生产要素从该部门流出,导致其他非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出现闲置和废弃,最终可能导致总产出下降。我们给出了"休克疗法"以后经济转型的数值模拟例子,结果表明,一个国家在转型之前的经济扭曲程度越高,其产出下降的幅度就越大;而且,在相同的扭曲程度下,相对落后的国家在转型后的经济恢复速度会更快;另外,我们的模型也能预测转型后产业结构的大幅度调整。

    2011年01期 No.208 6-19+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5K]
    [下载次数:55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2 ]
  • 中国内外需求的市场潜力研究——基于工资方程的边界效应分析

    赵永亮;

    本文基于工资方程的市场潜力模型,利用我国省份层面1999~2009年的样本,经验估计了体现贸易需求的多层次(国际、国内和省份)市场潜力,发现其在东、中、西部存在阶梯型递减的发展趋势,内部总体市场潜力明显高于外部;市场活动的跨国和省际边界效应(市场分割)的相对程度影响内外需均衡格局;国内市场潜力的扩大有利于促进贸易的本土偏向;国际市场潜力则有利于贸易的对外导向。市场化推进有利于贸易本土偏向,纠正地方保护主义下的过渡对外导向;最后研究给出了内外需求双重推进的政策建议。

    2011年01期 No.208 2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下载次数:27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2 ]

中国金融·财政论坛

  • 财政分权、政府治理结构与县级财政解困

    贾俊雪;郭庆旺;宁静;

    本文基于我国2000~2005年间县级面板数据,从财政自给能力角度出发,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考察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在促进我国县级财政解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表明,财政收支分权在县级财政解困中的作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财政收入分权水平提高有助于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实现县级财政解困;财政支出分权水平提高则会显著加剧县级财政困难程度。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财政收支分权的不对称性作用明显减弱。另外,近年来我国推行的政府治理结构改革,包括撤乡并镇改革和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在增强县级财政自给能力和改善财政状况方面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其中省直管县体制创新反而不利于县级财政自给能力的增强。

    2011年01期 No.208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下载次数:9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3 ] |[阅读次数:2 ]
  • 股票名称与股票价格非理性联动——中国A股市场的研究

    李广子;唐国正;刘力;

    本文利用中国A股市场中独特的配对股票样本对股票价格间的"非理性联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导致这种非理性联动的原因。本文发现:(1)仅名称相似,但没有其他相关性的配对股票收益率之间存在很高的正相关性;(2)比较名称变更前后股票收益率相关性的变化发现,名称变更对股票之间的联动性具有显著影响;(3)与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更容易对名称相似的配对股票产生混淆;另外,投资者情绪变化幅度越大,配对股票之间的联动性越高,说明投资者情绪变化对配对股票之间的联动起到了放大作用;除此以外,对配对股票来说,如果一只股票价格变动反映的是"坏消息"("好消息"),则该股票收益率对另一只股票的收益率具有更高(低)的解释力,意味着投资者由于损失厌恶而对"坏消息"的反应程度要大于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

    2011年01期 No.208 40-51+187-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下载次数:5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3 ]
  • 证券信息交流家乡偏误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来自股票论坛的证据

    董大勇;肖作平;

    本文选用沪深A股中注册地在四川和辽宁两省的109家上市公司数据和东方财富网股吧发贴数据,对信息交流中"家乡偏误"的存在性、影响因素及其对资产定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证券信息交流中存在"家乡偏误"现象,股票论坛中投资者以更大的概率参与本地股票信息的交流;在有限注意作用下,公司基本面、业务本地化程度对信息交流"家乡偏误"产生影响,每股收益对本地交流比例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公司业务的本地化比例对本地交流比例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交流"家乡偏误"对股票价格有显著影响,信息交流的本地投资者比例越大,股票价格越高。

    2011年01期 No.208 52-6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0K]
    [下载次数:29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8 ] |[阅读次数:2 ]

中国农村发展论坛

  • 个体特征、制度性因素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基于浙江省富阳等地调查数据的实证考察

    李永友;徐楠;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外延式扩张,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如何在土地城市化过程中顺利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成为我国城市化由粗放式向内涵式转变的重要问题。然而,本文基于浙江富阳、德清和宁波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使在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远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失地农民普遍存在被城市化的感受。为探究其中原因,本文利用方差分析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尽管发达地区失地农民获得了丰厚的物质补偿,但失地农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度较低,这其中虽与失地农民个体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制度性因素,其中,较低的征地过程信息透明度和农用地征转用增值收入分配决策民主化程度是关键因素,缺乏长效的失地后就业安置是重要原因。前者影响了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心里认同,后者制约了失地农民的市民身份归属。两者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延滞了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

    2011年01期 No.208 62-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58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9 ] |[阅读次数:2 ]
  • 外部冲击对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研究——基于农业产业链视角

    张利庠;张喜才;

    本文根据2001~2009年农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产品的月度价格数据,构建了向量自回归模型,以产业链的视角研究外部冲击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产业链中农产品的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短期内可使初级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扩大3~5倍,但对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影响存在差异。水稻、小麦等粮食产业链主要受气候、自然灾害等对产业生产自身造成的冲击,其对稻米、小麦的价格波动的解释程度均达到95%左右。大豆、生猪、肉鸡等产业链市场化程度较高,除受生产影响外,国际贸易、汇率等外部冲击的影响也较大,解释程度达到10%~30%,且产业链中的价格波动范围较广。最后,提出了应对外部冲击对农产品价格影响的政策建议。

    2011年01期 No.208 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12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41 ] |[阅读次数:4 ]

工商管理理论论坛

  • 企业规模、市场能力与FDI地区聚集——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

    张会清;王剑;

    外资企业的规模异质性决定了对外投资的市场能力差异,例如市场竞争能力、风险承受能力,以及与东道国政府的谈判博弈能力等,不同规模的外资企业对待聚集定位的倾向由此发生分化,从而形成FDI地区聚集的规模效应。本文以江苏省IT产业中的台资企业样本对该效应进行计量分析,结论表明,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上的局限,对外投资的空间聚集特征更为明显,大型跨国公司往往是FDI聚集的始作俑者,而不是单纯的聚集跟随者,对外投资的聚集倾向相对较弱,甚至有可能做出避开竞争者聚集区的定位决策。大企业聚集对潜在投资者的吸引力在早期表现得更为突出,而中小企业聚集的吸引力只在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以后才开始发挥作用。

    2011年01期 No.208 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38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7 ] |[阅读次数:2 ]
  • 消费者伦理信念水平与其出生地的关联:中国城乡二元社会背景下的实证研究

    赵宝春;

    在中国城乡二元社会背景下,研究消费者伦理信念与其出生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比较分析出生地分别为农村和城镇的消费者在消费伦理信念上的差异。结果发现,前者在伦理信念方面表现出来的伦理性水平高于后者;且前者伦理信念受理想主义伦理意识影响最突出,后者受权术主义影响最突出;界定模糊的伦理信念维度("主动获益"、"没有伤害")比界定清晰的伦理信念维度("非法获益"、"被动获益")更能区分这两类消费者。最后对研究结论的实践意义和本项研究的不足做了阐述。

    2011年01期 No.208 92-10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2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中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与战略选择——基于中国企业的实证研究

    谢绚丽;赵胜利;

    本文从委托代理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出发,以中国深圳证券市场中小企业板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小企业的董事会结构与战略选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结构对公司的多元化战略有着显著的影响,而与委托代理理论相比,资源依赖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这种影响。笔者认为,这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所有者对于公司经营管理的介入度比较高,所以委托代理问题并不明显;而缺乏资源则是制约众多中小企业多元化扩张的主要瓶颈。

    2011年01期 No.208 101-111+1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下载次数:89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2 ] |[阅读次数:6 ]

中国上市公司研究

  • 家族企业高管性质与盈余质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许静静;吕长江;

    本文主要研究家族企业高管性质和盈余质量的关系。本文以2004~2007年度最终控制人没有发生变化的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家族企业的高管性质与盈余质量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是否由本家族成员担任对盈余质量有着显著的影响,具体来说,本家族成员出任高管的家族企业有着更高的盈余质量。本文的检验结果说明了家族企业高管性质的重要性,同时也从侧面说明了对家族企业进行分类研究的必要性。

    2011年01期 No.208 11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7K]
    [下载次数:106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7 ] |[阅读次数:2 ]
  •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

    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

    本文建立了1个基于避税动因的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的模型,并结合实证会计3大假说提出了经验研究假设,以2007年所得税改革为背景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问题。结果显示:预期税率上升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预期税率下降会使公司更倾向于实施应计项目操控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公司规模、债务对应计项目操控程度有显著负效应,对真实活动的盈余管理程度有显著正效应;管理层薪酬对负向的应计项目操控有负效应,对正向的应计项目操控和真实活动操控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上述研究丰富了避税动因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从真实活动操控视角发展了实证会计的3大假说,也对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和监管具有一定的意义。

    2011年01期 No.208 12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5K]
    [下载次数:23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23 ] |[阅读次数:3 ]
  • 企业产权、管理者背景特征与投资效率

    李焰;秦义虎;张肖飞;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区分企业性质,实证检验了不同背景特征的管理者所选择的投资行为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中,管理者的年龄、任期与投资规模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投资行为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管理者年龄与企业的投资规模负相关,但是对企业的投资效率并没有显著影响;而管理者的财经类工作经历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投资规模并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同时,我们发现管理者的性别、学历和教育专业对投资效率并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表明,不同的企业产权制度下管理者背景特征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管理者背景特征和企业投资研究领域的文献,而且对企业经理人员的选拔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2011年01期 No.208 135-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9K]
    [下载次数:219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06 ] |[阅读次数:2 ]

理论述评

  • 管理学的价值性困境:回顾、争鸣与评论

    高良谋;高静美;

    历经百年发展,管理学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人们对学科内一些元问题的认识仍然充满争议:管理学的发展因学科内关于管理学基本性质的争鸣得到了促进,但这些不同的观点也恰恰反映了管理学的发展仍处于"前科学"阶段;管理学大量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促进了管理学本身的发展,但也随之带来理论界对于学科本身合法性的质疑;为了维护学科合法性,学者们不断向"科学化"靠拢,但又面临着"实践相关性"的挑战。这些争议意味着管理学在学科的基本性质、学科的合法性、实践相关性、学科构建的方式和方法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着矛盾和困境,即管理学面临着学科价值性和实践价值性的双重窘境。厘清不同争论之间的差异性与普遍性,对于以何种标准判断什么是有效的管理学研究,进而对管理学本身进行清晰定位十分重要。为此,本专题围绕管理学百年来针对一些元问题所阐发的争鸣性观点进行了回顾、比较和评述。

    2011年01期 No.208 145-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下载次数:13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2 ] |[阅读次数:0 ]

短论

  • 天然气利用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姜子昂;张华林;于智博;郭纳鲜;

    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在我国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结构转化中,天然气利用对低碳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对低碳能源开发供应系统的贡献;二是对低碳能源利用系统的贡献;三是对低碳经济发展保障系统的贡献;四是对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系统的贡献。

    2011年01期 No.208 168-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资源型企业群落脆弱性形成机理及其治理模式研究

    张青;

    本文从生态学的视角,采用隐喻的方法剖析资源型群落的脆弱性产生的内在机理,提出我国资源型企业群落脆弱性的治理模式。

    2011年01期 No.208 172-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 ]
  • 过度投资与企业价值

    蒋东生;

    本文以五粮液公司为考察对象,研究了企业投资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后果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过度投资对企业价值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2011年01期 No.208 174-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53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0 ] |[阅读次数:2 ]
  • 跨国并购战略与对海外子公司内部控制

    杨忠智;

    跨国并购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应与由此带来的海外子公司内部控制统筹考虑。以企业愿景为引领,基于企业跨国发展战略来构造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从系统角度明确对并购及子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脉络和结构。海外发展的关键是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而母公司的跨国并购战略决定了对海外子公司内部控制效率,从而最终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011年01期 No.208 176-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5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8 ] |[阅读次数:1 ]
  • 基于供应链的经销商管理系统研究

    贾玉文;

    经销商是供应链中的重要环节。本文对经销商在整个供应链中作用和定位进行了分析,对目前经销商在整个供应链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要建立有效的经销商管理系统。

    2011年01期 No.208 178-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6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 ]
  • 心理契约理论及其在行政组织中的应用探究

    张淑敏;

    共建行政组织的心理契约,是现代行政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行政组织文化建设的目标所在。本文将当前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兴起的心理契约理论引用到行政组织的管理中,对行政组织中行政人员的心理契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行政组织中心理契约构建的思考。

    2011年01期 No.208 180-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6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3 ]
  • 共性技术扩散的网络与外溢效应

    邹樵;吴丁佳宝;姜杰;

    一项技术创新本身对经济的影响和生产力的提高只有通过有效地扩散,才能使该技术创新的潜在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技术经济系统进化和高级化,而共性技术得扩散具有网络性特征及网络效应,本文通过分析揭示出共性技术的人际网络效应、锁入效应、极效应。并提出了共性技术创新知识扩散的外溢效应。

    2011年01期 No.208 182-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2 ]
  • 从对企业内激励约束机制构建析企业外市场建设

    敬嵩;曾庆丰;尹庆双;

    本文提出建立基于项目管理时序的报酬、控制权系统激励约束机制,并就机制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从企业内部提出的激励约束机制,阐述了企业外部市场建设有助于激励约束机制有效发挥作用。

    2011年01期 No.208 184-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2 ]

  • 新春寄语

    李克穆;

    <正>新年午夜的钟声,送走了新世纪的头一个十年,充满希望的迎来了2011年,迎来了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在渐行渐近的新春脚步声中,我们也即将送走中国农历的"寅虎"年,迎来又一个"卯兔"年。过去的10年,尽管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和多变的自然环境给我们带来了诸多严峻的矛盾、问题与挑战,但是我国各族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之下,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2011年01期 No.208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管理世界》杂志新网站试运行

    <正>2011年伊始,《管理世界》杂志启用(试运行)新网站,新网址是:www.mwm.net.cn。新网站以《管理世界》杂志为主体,主要服务对象为《管理世界》杂志的广大读者、作者和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与理论研究的社会各界朋友。新网站融合了网络现有的各种功能,并突出实现以下服务功能。(1)网络投稿。新网站增设了会员功能,有兴趣的读者和作者,可以通用登记注册成为《管理世界》杂志新网站的会员,订阅2011年全年《管理世界》杂志的会员,可实现在线投稿、在线阅读和在线交流,方便与编辑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2)本期要目。在"本期要目"中,每月会及时更新为当月《管理世界》杂志的文章题目、摘要等内容。如您需要文章全部内容,可进入"杂志在线订阅"中订阅当期杂志。(3)杂志在线订阅。点击进入后,可实现《管理世界》杂志过刊及当年刊物的预订,并可通过"云网支付系统"实现在线支付。

    2011年01期 No.208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1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