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MANAGEMENT WORLD

  • 我国进口体制的选择

    周小川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10多年来的摸索,我国在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方面,不论实践上,还是理论认识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和深化。当前,我国正处在新的一轮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的起点上,如何选择对外贸易体制、如何确立对外贸易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重点,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特编发了一组意见不尽一致,甚至对立的文章,以推动对有关问题的讨论,并飨读者。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7 ]
  •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孙玉宗

    <正> 一、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条件下,怎样看待我国的对外贸易性质?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形成了以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社会格局。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必然是从事对外贸易的主体,所以我国对外贸易的社会主义性质将始终不会改变。与其他经济事物一样,确定对外贸易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是为谁所有和为谁服务的问题。世界所有不同的对外贸易理论观点、战略模式、指导原则、政策措施、经营方术、运行体制,只要对外贸易是为私人所有(包括代表私人利益所谓国营企业)、为私人利益服务,不是封建主义性质,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的对外贸易与之根本的分野就在于,它是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5 ]
  • 出口商品结构与外贸体制选择

    江小涓

    <正> 出口商品结构及其变动趋势应该是判断外贸体制效率和选择改革方向的要素之一。如果我国出口商品将继续集中在少数大宗商品上,集中由少数行业和企业生产,则计划性较强的外贸体制就有其明显的优势性。反之,若出口商品的种类和出口商品的生产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的变动趋势,计划体制促进出口的作用就因变量太多而受到限制,导致操作成本增加和效率下降。因此,外贸体制应与出口商品结构相适应。较长时期以来,理论界和实际决策部门对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今后可能的变化趋势颇多争论,比较集中的问题是,我国能否长期保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出口商品结构和以少数行业为主的出口商品生产格局。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实绩与出口商品要素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分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95 ]
  • 关于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分析

    武超

    吸引外商创办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必要和有益的补充。为了使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描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的概况,论述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地位和作用。找出了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工作中现存的各种问题,并对今后改进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工作提出有益的建议。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9 ]
  • 关于防止通货膨胀再现的思考

    陆百甫

    <正> 前几年,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特别在1988年,信用体系和货币体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失控,物价猛烈上涨,金融活动危机四起,资金紧张,甚至还出现了兑付困难。严重的通货膨胀,不仅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而且也极大地干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进行,使我们不得不放慢发展与改革的步骤,进行痛苦而艰难的经济调整。通货膨胀的危害性,已经逐渐为大量事实所证明,并且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货币现象,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现象,有它深层次的经济背景。这一次通货膨胀的发生,是同前一时期中,指导思想上、政策上、理论上的一些错误分不开的。要“治理”通货膨胀,就要首先“清理”经济工作的思想、政策和理论。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4 ]
  • 为增强国营大型企业活力改善外部环境——对河南洛阳六家大厂的初步调查

    董齐亮,段有郁

    <正> 国营大型工业企业具有生产规模大、技术力量强、联系范围广、产业工人队伍集中的特定优势。在技术装备、产品开发、管理水平与规模经济方面代表我国生产力的最高水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是我国稳定经济、振兴经济的希望所在。去年10月和今年4月,我们先后两次到“一五”期间国家确定的重点建设城市——河南洛阳,选择了六家具有代表性的国营大型工业企业,就如何进一步发挥大企业的骨干作喟问题,进行了座谈和调查。这六家大厂是:第一拖拉机厂、洛阳轴承厂、洛阳矿山机器厂、洛阳玻璃厂、洛阳铜加工厂、洛阳棉纺织厂。它们大都是国家同行业中的“排头兵”,都具有大型企业的特定优势,曾经并正在继续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在去年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他们眼睛向内,注意深化内部改革,加快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挖掘内部潜力。在国内各自的同行业不景气情况下,其质量、品种、效益仍保持领先水平。尽管中央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3 ]
  • 环境——南北关系的新纽带

    “工业化与环境代价”课题组

    <正> 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恶化及其对人类发展与生存的威胁,愈益引起世人的关注。对发展中国家的环境资源摄取量与污染量予以控制,也愈益成为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识。但对于如何进行限制的问题,仍存在深刻的分歧。这些分歧关系到南北差距缩小还是扩大,由环境争端引起的国际冲突缓和还是加剧,全球生态系统改善还是恶化,从而人类是生存还是毁灭。我们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环境限制是必要而且紧迫的。但是,这种限制必须是公平的和有效的。寻求公平有效的限制方式,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7 ]
  • 我国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分析

    王育琨,叶小叶

    推进通货膨胀的因素,既可以从需求方面分析,也可以从成本方面分析。成本提高可能引起价格水平上升,这是经济学常识。50年代以来西方重新流行的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不是经济的需求方面,而是经济的供给方面或成本方面。这种推进可分为“工资推进”和“利润推进”两类。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任何特定的利益集团都无法凭借超经济的权力获得超额收益,因而也无法引起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会以及少数垄断性部门却可以使收入的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的增长,因而就产生了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在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个人收入与有些重点部门收入都存在很强的刚性。这种刚性基本上有两种类型,一是基础产业收入上升的压力,二是来自加工部门收入不能降低的刚性。初级产品价值量不断增大和各经济部门收入刚性的存在,是产生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客观基础。本文从对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发展过程的概括性描述入手,对我国成本推进通货膨胀进行具体的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各经济部门的利益刚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成本推动机制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决定性力量;货币扩张是利益刚性作用条件下成本持续上升的结果。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9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1 ]
  • 关于轻工产业改造的设想

    刘世馨,刘长虹

    <正> 国务院去年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指出;“要按照产业政策,通过企业改组、联合和发展企业集团等方式,推动生产要素从重点限制的产业向重点支持的产业转移,由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转移,发挥地区优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根据这一要求,在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期间,轻工业也要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改组改造。所谓改组就是根据专业化协作的原则,对现有企业加以组合,提高行业组织程度;所谓改造就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改组与改造是一个统一体,两者的关系是在“三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基础上进行改组,在改组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4 ]
  • 邮电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陈放

    <正> 邮电企业与工业企业有很大的区别。邮电企业不仅是全民所有制的国家企业,还是政府的重要通信部门;不仅是社会的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还具有对全社会通信行业进行指导和管理的责任。因此,邮电企业本身还兼有政府职能。这一特性就决定了邮电企业的经营机制与一般工业企业的经营机制应有所不同。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此并没有给予充分的认识,采取必要的措施,致使邮电企业的经营机制不够健全,在运用和执行中经常出现偏差。如:邮电部门普遍偏重于执行政府职能,而忽视了自身的建设和应该追求的企业经济效益,致使邮电企业发展缓慢,没有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的变化,邮电企业又一度出现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政府职能有所放松的倾向,使邮电企业权益受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4 ]
  • 加快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开放步伐的思考与建议——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纪要

    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秘书组

    <正>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共同组纵的、有14个城市参加的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于1991年1月21日至24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与会同志就沿边、沿海开放、协调推进,重视和发挥沿海中心城市在沿边开放中的作用问题,从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从长远及目前的发展目标和对策,从国际经济区域和国内地区的经济合作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当今世界,经济向区域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中国的十年改革开放取得很大成就,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成绩举世瞩目。但沿边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沿边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不协调状况,已成为影响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实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1 ]
  • 发展企业规模经济——九十年代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

    陈天庚

    <正> 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经济的重要性逐渐显示出来。在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生活中,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趋同化、企业规模的小型化带来了投资效益低、生产和管理水平落后、技术结构低度化、企业经济效益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我国企业规模经济,已经成为90年代工业发展的战略任务。(一)规模经济及其现实意义规模经济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生产要素在企业集中程度的不同和投入产出量的大小,还可把规模经济分为许多层次。但若从市场竞争的观点来看,规模经济大体可分成如下三个层次:第一,经济规模,即企业为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所必须具备的最低生产能力。例如,经论证,我国发展轿车工业的经济规模是30万辆/年,啤酒的经济规模为5万吨/年。在一定的市场价格条件下,如果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企业的效益近于盈亏的界线,则为盈亏平衡点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2 ]
  • 关于大中型企业资金问题的思考

    严毅

    <正> 近几年来,为了搞活大中型企业,国家采取了多种政策措施,银行实行了信贷倾斜。1990年,为帮助企业启动生产,克服资金紧缺的困难,银行按照国务院“从紧方针不变,适当调整力度”的决策,在控制信贷总量的前提下,保证重点,适时调节,贷款进一步向大中型企业倾斜。据中国工商银行对40000户国营工业生产企业的定期监测统计,1990年银行共计新增贷款685亿元,其中7000户大中型企业就新增贷款472亿元,占40000户企业新增贷款总数的69%;到去年末,银行对40000户企业贷款总余额中,7000户大中型企业占65%,比1989年和1988年,分别上升3个和6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表明,无论从信贷的增量或总量看,近70%的银行贷款重点投向了大中型企业。这对改善它们的资金环境,缓解它们的资金困难,促进工业生产和市场销售的逐步回升,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3 ]
  • 企业改革面临的选择

    郑洪庆

    国有企业走出困境,有赖于技术创新和要素流动。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机制,靠“放权+刺激”是建立不起来的。较好的选择是对竞争性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化改组,即将其分别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此作为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主体工程”。这一根本性改革的必要性虽很大,但受多种条件限制。近期实现的可能性较小,只好选择一种并不理想的有限战略,即:“两极快步推进,中间稳步渐进”。在一极,积极培育具有综合功能的非垄断的大型企业集团;在另一极,继续促进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大多数国有企业坚持和改进承包经营责任制。本文对企业改革两种战略选择的目标、条件和具体做法,较系统地作了阐述。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63 ]
  • 我国第三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辛仁周

    80年代,我国第三产业摆脱了长期徘徊和下降的窘境,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其发展速度在发展中国家是极为罕见的。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生产服务性行业发展不足,交通运输业与货物周转量的缺口进一步加大等突出矛盾。本文对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总体分析,根据前十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匡算和研究了我国未来十年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和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第三产业发展目标的对策设想。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38 ]
  • 投资启动:当前市场态势与深层矛盾

    王元京,华荣

    从1989年下半年起,我国经济在市场疲软的困扰下一直徘徊于低谷之中,因此,如何有效地启动市场,已成为即期经济政策取向的焦点。投资启动市场的措施出台以来,经济逐渐出现转机,持续一年多的市场疲软开始消除。然而,投资启动引发的一系列潜在危险和深层矛盾也日益显露出来。本文在对这些危险和矛盾作了较为系统的揭示之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9 ]
  • 职工收入结构:问题及对策

    职工工资收入结构课题组

    <正> 一、职工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共原因目前,职工收入大体上可划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职工工资收入(即以工资总额为口径);二是劳保福利费用;三是工资外收入(职工从单位得到的实物或工资外货币收入);四是隐性补贴。其中一、三项和第二项的一部分是职工收入的直接构成部分,第四项和一部分劳保福利费用虽然不是职工收入的直接构成部分,但它减少了职工的支出,实际上也是职工的一种收入。(一)当前职工收入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资收入中标准工资比重下降过快。1978年标准工资占工资总额的85.7%,而1989年全民职工的标准工资占工资总额比重下降为54.3%,共下降了31个百分点,1978—1988年年均下降速度约为4.2%。而标准工资以外的部分所占比重快速增长,各种奖金所占比重从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2 ]
  • 论综合性企业集团

    陈浩月,姜近勇

    近年来,一种更为复杂的企业集团——综合性企业集团已在我国出现。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综合性企业集团建立的环境有很大不同,最重要的一点,是我国建立和发展综合性企业集团的目的是冲破旧的体制,创造出良好的商品经济环境。因而,其建立和发展的方式是特殊的,必然要求其它条件的改善。此外,作者认为,垄断是现实的,也是必要的,如要建立国家宏观调节与市场调节的体制,建立带有垄断性质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9 ]
  • 资源的开采、定价和租

    汪丁丁

    <正> 由于历史的沿袭和存在某些技术上的困难,资源经济学总是把自然资源分成两个大类来研究:一类是“可再生资源”,诸如土地、空气、森林、鱼或其它天然物种;另一类是“可耗尽资源”,例如矿产,也可称为“不可再生资源”。一、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定价与租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可以被设想为一个给定初始量,没有人流只有出流的蓄水池。流出的水相当于被开采并消耗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这就产生了怎样放水才能使总的利益最大化的“放水问题”,即怎样合理地把给定的“存量”分配到各个时点上成为“流量”。在不同的经济机制中,资源的占有者、开采者与消费者会表现出不同的“合理性”。如果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5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281 ]
  • 西方国家企业集团的比较与借鉴

    刘纪鹏

    <正> 发展企业集团应被视为我国九十年代改革和开放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从深化改革的角度看解决结构不合理的治本措施是要素市场的形成及由此带来的资源优化配置,这既要求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为前提,又必须与经济运行的载体——企业的制度创新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国家参与和计划指导来实现产业组织的重组相呼应,发展公有股份制基础上的企业集团是符合上述约束条件和改革方向的最有效途径。从加速开放的角度看,国际经济区域一体化和集团化的大趋势,决定了中国必须尽快培植一批象样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它们要走出“国门”参赛,就必须适合国际市场的规范,但目前中国的企业联合组织却不能满足这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0 ]
  • 九十年代日本企业集团管理的新动向

    吕哲权

    <正> 进入90年代以后,日本大企业的经营战略向综合化、全球化和高级化方向转变,相应地以这些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的内部管理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本文探讨这种变化中的集团管理组织、控制方法、评价系统、财务政策等问题,以期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参考。一、企业集团以及有关的几个概念1.企业集团日本的企业集团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以大企业间横向联系为纽带的六大企业集团,其中三菱、三井、住友是在旧财阀基础上,于二战后重新集结、组织、聚合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成员众多、规模庞大;成员企业间的关系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平等交易关系,成员企业间没有从属母子关系,资本关系呈环状持股结构;成员企业间互派干部、人员流通;由成员企业社长组成社长会,从事集团决策与协调,协调多于决策;有大商业银行进行系列融资;以大综合商社为中心形成流通网。第二类则是在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中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02 ]
  • 关于日本对华制造业直接投资的调查

    胥学明

    <正> 应笔者的导师——日本早稻田大学西川润教授的邀请,笔者参加了与之合作研究的“日本对中国直接投资”的课题。根据课题需要,笔者于1990年9月——1991年2月间对上海、大连、青岛、北京等地的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以及近20家中日合资企业进行了调查。本文是根据这些调查,从中方角度分析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直接投资的特点,评价其成就和作用,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以期有利于中日两国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一、日本对中国制造业直接投资的特点十年来,日本对我国直接投资有了不小的发疑。1979——1990年6月底,日商来华投资项目共1090项,协议金额27.5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20.15亿美元。但从日本对华投资在我国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9 ]
  • “星火”项目直接效果分析

    李石柱,高筱苏,李有

    <正> 所谓“星火”项目直接效果是指“星火”技术在被开发出来后的示范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方面效果。直接效果包括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资源等多方面效果。有些是正效果(有利的),有些是负效果(不利的);有些是明显的,有些是潜在的和滞后的。因此可以说,直接效果是以承担单位所得到的经济效果为核心的综合性的效果体系。这种综合性的效果体系的合理结构既是经济、社会、生态等的协调发展,也正是承担单位和“星火”管理部门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根据“星火”项目的技术经济特点,特别是分析直接效果的需要,我们将“星火”项目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2 ]
  • 九十年代天津经济发展若干问题

    吴敬华

    <正> 90年代天津经济发展,面临着全新的国内外形势,具备很多好的条件和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这样一种环境和条件下,天津经济发展有一系列重要的关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一、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多年来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反复出现两种失误,一是生产关系上的急于过渡,二是发展速度上的急于求成。实践证明,脱离实际可能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变革和生产力方面的发展,不仅没有收到好的结果,反而造成了重大损失,延缓了前进的步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天津一直把稳定作为改革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以稳求好,以稳求快。在改革方面,坚持“走小步、不停步、少走弯路回头路”;在发展方面,坚持经济、科技、社会、政治协调发展。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1 ]
  • 对个人收人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再认识

    晓梅

    <正> 人们常说,人均收入的增长应当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似乎已成为定论。但仔细深究一下,我们会发现这种说法未免过于笼统了,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是错误的。一、若基数比例合理,二者的增长比例应是1:1 人均收入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数比例是一种静态状况下的关系。从静态状况看,个人收入水平必然低于劳动生产率:水平,根本不存在前者高于后者的问题。相对于动态中个人收入与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增长比例关系而言,很显然,静态条件下的二者之间就是一种基数比例关系,是借以衡量二者之间增长关系的前提或基础。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4 ]
  • 略论加速农业生产区域化

    张瑛

    <正> 农业生产区域化亦称农产品生产的地区专业化。其含义是,在深化地区分工的基础上,每个地区都根据本地条件,以若干种最具优势的农产品生产为主,而每种农产品又都相对地集中在最为适宜的地区生产。农业生产区域化是农业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农业商品化、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要求。加速生产区域化,对于振兴农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农业长期以自产自给为主,农产品生产相当分散,区域化水平很低。每个基本生产单位“小而全”,生产种类多,规模小。同时,各地区“大而全”,彼此间生产结构雷同,很难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改革开放以及农业商品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给农业生产区域化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可是,在农户家庭承包取代了原来的生产队,基本生产单位已大为缩小的情况下,农产品生产更显得零星分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95 ]
  • 企业技术进步:途径与困难——关于天津味精厂工艺改革调查

    周金田,杜海秋,肖启明

    <正> 企业技术进步,包括新科技成果的采用及对旧工艺的改进。新科技成果的采用对生产设备的要求较高,需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对旧工艺的改进,则可较大程度地利用现有设备实现,相较之下,对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来说,后一种选择是更为适宜的。但是,从工业企业整体上看,相当一部分企业仍把追求数量型发展作为其主要期求,轻视技术进步,特别忽视固定资产的存量投资。既使近两年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一部分企业对依靠技术进步有所认识,开始重视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也还是基本停留在增量投资的层次上,缺乏深层次存量投资的内涵挖潜。主要体现是:在技术开发上多偏重于与新产品开发相关的技术开发,忽视现有产品工艺的创新和改革;在技术改造上则多偏重于缺乏深入分析的、取代现有设备和工艺的装备更新和基建的扩展,或是旨在增加产值的装备增量,大体上仍未脱离外延型的技术改造,不同程度地忽视现有技术存量投资的内涵挖潜。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32 ]
  • 试论我国文化运行机制的改革

    李军

    <正> 处在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文化究竟选择哪种机制才能保证自身的最佳运行与发展?历史和现实的经历都证明这是甚为艰难的选择。然而,评估正在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之利弊,又是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的关键。归纳当今世界各种文化发展体系的运行机制,大致存在如下几种状态;第一种状态(以下简称“状态(1)”)是基本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自发调节;第二种状态(以下简称“状态(2)”)是基本通过行政机制(计划机制)的直接控制手段进行自觉调节;第三种状态(以下简称“状态(3)”)是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相结合进行宏观的间接控制的自觉调节。改革前,我国文化运行基本处于“状态(2)”。这种状态的最大弊端是国家不但完全掌握宏观文化发展的决策权,而且还以行政方式直接管理文化组织的微观文化活动,这种行政式的集权化的直接宏观控制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73 ]
  • 中国核电发展的历史与政策

    马驰

    <正> 核能的利用是本世纪40年代初期首先在军事领域开始的。随后,为满足经济增长对电力的需求,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陆续把核电摆在能源开发与生产的重要位置上。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发布的数字,至1988年底,全世界共有429个核反应堆在运行,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总装机容量310.8百万千瓦,1988年核发电量达17960亿千瓦小时,占世界总发电量的17%。其中核电最多的5个国家是:美国、法国、苏联、日本、西德,其核发电量占该国总发电量的比例分别为19.5%、69.9%、12.6%、23.4%、34.0%.目前全世界在建的核反应堆有105座,总装机容量8487万千瓦。中国正在建造3座核反应堆,装机容量210万千瓦,占世界在建量的2.5%。与世界范围的核电工业相比,中国的核电工业还十分落后。核电工业是从核能的军事利用转移而来。从第一座军用生产反应堆建成至第一座核电站运行,美国为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9 ]
  • 我们怎样甩包袱——评《财政补贴经济分析》

    宋则

    <正> 一中国经济改革已经历了12年,在取得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以财政困难为集中表现的各种深层困扰也在暗中测试着经济改革的耐力和后劲。其中,财政补贴的范围扩张、额度增长始终是造成财政收不抵支、赤字难消的重要原因。由于改革的动力主体与利益刚性并存,这些年深化改革与增加财政补贴之间的确存有某种同步关系。凡参数间、利益间在改革中发生变动盛暂不衔接的时候,财政补贴都情不自禁地伸出补救之手。于是,物价补贴、亏损企业补贴、减免税(补贴的一种形式)、房租补贴、企业福利开支和科教文卫事业费内含的补贴以及工交商业行政事业费支出的补贴等等,都纷纷以公开或隐蔽的方式迅猛增加。若一事一议,每项补贴的增加都可列出理由清单,但总帐算下来,补贴膨胀的基本事实却又令人困惑。对财政补贴包袱的日益沉重,经济学界和决策部门早有察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07 ]
  • 战后两次科技革命对世界大势的影响

    于德惠,赵一明

    <正> 一、苏联国力的“大起大落”苏联国力的急剧变化是导致世界战略格局倾斜的关键因素。战后,苏联的国力迅速提高,向世界展示了高于所有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优势,很快具备了同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地位。直到70年代前半期,苏联国力的各项统计指标仍在美国著名国力研究专家克莱因的测算中位居榜首,其综合国力以458的总分超出美国(304分)一百多分。而从70年代后半期始,苏联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却停滞不前,经济萧条、国力衰退、困难重重、问题成堆,如今更是危机四伏。一个超级大国的国力在和平时期如此大起大落,在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实属罕见,许多人对此现象迷惑不解。苏联大起和大落的转折点是70年代中期。而此际正值战后第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5 ]
  • 中日大学生的广告态度调查

    凌文铨,方俐洛,小嵨外弘

    <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广告业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在此以前,全国只有10家广告公司,现在,经营国内和国外广告业务的公司已超过100家,1987年的营业额突破了10亿元。可以预计,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繁荣,中国的广告业将更加发展。为了把握今后广告业的发展和制作内容的变化,一方面要对广告公司及有关部门过去的战略和今后的方针进行调查,另一方面要调查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和意见和期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业心理研究室与日本同志社大学小嵨外弘教授领导下的消费心理研究室合作,进行了中日大学生的广告意识调查,以探讨两国在广告意识上的异同。大学生们将在今后两国的社会生活中担任重要角色,因此,了解他们对广告的态度,是很有意义的。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下载次数:3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1 ]
  • 论军队管理的基本原则

    王安

    <正> 我军管理原则,作为我军一切管理活动的准则,是在我军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体现了我军的性质、宗旨,揭示了人民军队管理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用正确的原则管理部队,才能不断开创我军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保证我军管理工作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官兵一致的原则官兵关系是我军的基本内部关系。如何处理好官兵关系是我军管理的首要问题。也是我军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官兵一致的原则包含了以下主要内容:(1)肃清封建主义影响,废除打骂制度。(2)官兵政治平等,实行自觉的纪律。(3)军官密切联系群众,实行官兵同甘共苦。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2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3 ]
  •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李铁映

    <正> 一、提高认识仍然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确定了我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关键性的新的发展阶段。努力实现党的七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完或这样一个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教育摆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首位。要实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和下个世纪经济振兴的目标,又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这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有亿万高素质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13 ]
  • 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马宾

    <正>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是国家按照社会主义方向,遵循价值规律,为获得最大总体社会经济效益而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计划管理和调节的体系。它是包括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财政、信贷、物资、国际收支局部平衡等综合平衡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宏观调控总体系。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总体性目标是有计划地保持社会经济的总体平衡以保证国民经济在稳定的基础上持续增长。总体性平衡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平衡,它是相对于局部的结构性平衡而言的。局部性平衡的调控目标,在调控过程中不可能全部达到。但是,必须考虑总体性平衡与局部性平衡的综合平衡关系,而求得总体性平衡。总量平衡调控指标,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一般取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但是根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8 ]
  • “八五”期间的经济政策体系研究

    李泊溪,侯永志

    <正> “八五”期间政策体系的设计,必须基于对“八五”所处的历史阶段的正确估价。我们认为,“八五”所处的阶段将体现如下基本特点:(1)“八五”是由治理整顿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过渡时期。(2)“八五”乃至整个九十年代是我国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全面过渡的关键时期。(3)“八五”期间将是我国从集中的计划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模式过渡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发展政策根据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总基调和改革以来的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八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应包括十个方面,相应地,政策思路也应围绕发展目标而展开。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28 ]
  • 关于我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研究

    周春生

    <正> 一、我国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理论分析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宏观经济分析中两个常用的基本术语。然而,究竟应如何去理解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的内涵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理论界及实际工作部门对此常有一些误解。针对近来的市场疲软,国内经济学界和实际经济部门的同志围绕着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分析判断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和争论,争论各方意见分歧很大。鉴于这些情况,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具体含义进行适当的阐释和分析就成为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总供给和总需求概念起源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在西方经济理论中,通常所说的总需求或总需求曲线表示的是使得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状态而必须维持的物价水平和产出水平之间的组合关系。同微观意义上的需求曲线不同,总需求曲线并不反映出价格提高会

    1991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6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5 ]
  • 下载本期数据